近日,南钢金安矿业在高端磁性材料领域连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牌号JACTY-6)、以超纯铁精粉为原料的纳米级铁红(牌号JACTNMTH)先后成功实现量产。两项成果标志着南钢在永磁材料及新能源配套材料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跃升。
双引擎驱动:从原料到终端的技术突破
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经磁材龙头企业龙磁科技(300835)检测,其核心指标达到行业标杆:剩磁4094Gs、矫顽力3453Oe、内禀矫顽力3593Oe、最大磁能积4.060MGOe,配合0.94的角形比与1.12的收缩比,在成型稳定性与磁性能一致性上实现突破。该产品采用超纯铁精粉作为基础原料,从源头构建杂质控制体系,可为新能源汽车电机、智能家居传感器等精密应用提供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
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项目生产线
同步量产的纳米级铁红则突破传统工艺瓶颈,通过预热-氧化-冷却-研磨-烘干全流程优化,实现三氧化二铁含量≥99%、粒度精准控制在800纳米的技术指标,彻底解决了氯离子残留的行业难题。该产品在锰、铝、硅等微量元素控制上达到纳米级精度,可满足高端电子元器件、新能源储能材料对超纯铁系原料的严苛需求。
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产品
创新生态:构建新质生产力范式
两项成果的集中涌现,凸显金安矿业“原料-工艺-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以超纯铁精粉为战略支点,通过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在磁性材料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团队攻克了纳米材料分散性控制、预烧料晶相调控等关键技术,相关工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纳米级铁红项目生产线
值得关注的是,6系产品的成功量产为后续9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研发奠定基础,而纳米铁红的产业化,则开辟了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新兴应用场景。这种“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梯度创新模式,正推动我国磁性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纳米级铁红成品
行业赋能: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永磁铁氧体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但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金安矿业此次突破,不仅实现关键原料的自主可控,更通过超纯铁精粉的深度开发,构建起从铁矿石到高端磁材的垂直产业链。金安矿业的双线突破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方面通过材料纯度革命推动磁材性能跃升,另一方面为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提供核心基础材料支撑。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范式。
图文 | 金安矿业
网上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