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死廉颇,陷害李牧——春秋四大名将竟然有二人死于此小人之手!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中,有两位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长平一战封神的白起、灭燕赵破楚杀项燕的王翦,以及赵国的两位杰出将领——廉颇和李牧。
从小我们就耳熟能详廉颇这位战国名将,他曾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和解,又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叹。
然而,在长平之战中,因赵括替代了他的位置,导致赵军四十万士兵被坑杀,这成为赵国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那么,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四大名将”的李牧,又是何许人也?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的一位卓越军事家。他不仅在北部边境成功抵御匈奴入侵,还在宜安之战中重创秦军,被封为武安君。李牧素以“李牧亡,则赵国灭”而闻名于世,是当时唯一能够支撑赵国危局的良将。
然而,命运多舛的他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奸佞小人的陷害。赵王迁中了秦国离间计,听信谗言,不仅剥夺了李牧的兵权,还残忍地将其处死。那么,这个害死廉颇和李牧的人到底是谁呢?
郭开便是这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郭开,晋阳人,活跃于战国末年的赵国。他善于阿谀奉承,以溜须拍马博得君主欢心。在朝廷中,他先后侍奉过赵悼襄王和赵幽缪王,并凭借自己的美色赢得宠爱。
据《战国策》记载,当年还只是太子的赵偃(即后来的悼襄王)便对郭开青睐有加,两人在宫中关系暧昧,经常同宿。正因为如此,郭开成了悼襄王即位后的心腹重臣,大事小情都要与他商量。
至于年轻气盛、骄横任性的赵幽缪王,从小就在宫廷内耳濡目染,对相国郭开的信任更是无以复加。
他在郭开那里学会了种种恶习,包括如何饮酒作乐、赌博取胜、玩弄女人以及整治仇敌等。在他的眼里,建信君郭开才是真正博学多才的人。
陷害廉颇
就是这样一个善于钻营的小人,用阴险狡诈的方法一步步逼走了廉颇,又设计陷害了忠诚守护国家的李牧,使得这两位光辉灿烂的名将在历史上留下遗憾。
而他们的不幸遭遇,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那些隐匿在光环背后的黑暗势力,对国家命运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郭开曾经在廉颇老将军手下受过训斥,这段经历让他心中始终无法释怀。多年后,当赵偃成为赵王时,郭开借助赵王对他的宠信,开始谋划如何报复廉颇。
当时,赵国的名将庞煖、乐乘和乐间相继去世,只剩下流亡于魏国的廉颇。
秦国认为赵国已经没有能人可用,于是分兵三路大举进攻,迅速占领了邺城、阏与和安阳等十余座重要城镇,致使赵国局势危急。一些大臣建议召回老将军廉颇,让他再次指挥军队抵抗秦军。
然而,相国郭开为了个人恩怨,不顾国家利益,极力反对重新启用廉颇。他对赵王说:“廉颇年近七旬,人已衰老虚弱,连战马都上不去了,又怎能带兵打仗?”
话音刚落,就有朝臣站出来反驳:“相国此言恐怕不实。我有位亲戚近日从大梁来,说老将军身强体壮,英武如昔,请大王派人前去调查。”
赵幽缪王本欲听从郭开的意见,但考虑到朝中确实缺乏良将,如果廉颇真的还能作战,让他为国家效力也未尝不可。于是,他派遣一名特使携带赏赐的一副名甲和四匹良马,专程前往大梁探望廉颇。
郭开唯恐廉颇再度得势,暗中贿赂了这位使者,让他说些不利于廉颇的话。
当赵国使者见到廉颇时,老将军在他面前展示了一顿饭吃下一斗米和十斤肉,还披甲上马,以示自己依然健壮。
然而,使者返回后却向赵王报告道:“虽然廉将军饭量惊人,但与我同坐片刻就拉了三次屎。”赵王因此认定廉颇已老迈无用了,没有任命他担任重职,从而剥夺了他为国效力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流亡在魏地,于是秘密派人接他入楚。尽管被任命为楚将,但由于思念故土及旧部,他并未取得显著功绩。他常叹道:“我思用赵人。”然而,无论如何请求,赵国始终未能再度启用他,这让他的晚年充满抑郁与失望。最终,他在楚国寿春郁郁而终。
不久之后,没有了像样抵抗力量的赵国便被秦所灭。这一切,为历史增添了一份悲凉色彩,也让我们铭记那些因小人之私而错失的大好英雄。
赵幽缪王七年的春天,秦国趁着赵国连年灾害人心惶惶的时机,决意发动进攻。秦军分成两路:一支由王翦率领上党的十万大军直扑井陉,另一支则由杨端和指挥河内的十万兵力向邯郸推进。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幽缪王赵迁依旧信任武安君李牧与将军司马尚,让他们统领大军迎战秦军。
李牧在当时是赵国继廉颇之后最具威望的名将,他曾北破燕军、南拒韩魏,多次击败强敌秦军,使得王翦对他如同畏虎。
双方僵持了数月之久。
见到是李牧领兵迎战,秦国意识到正面强攻难以奏效,于是转而谋求离间之计。群臣商议后决定,通过贿赂赵王宠信的大臣建信君郭开来实现目的。郭开贪财成性,只要重金贿赂便能使其动摇。
于是,秦国用大量金银收买了郭开,让他设法说服赵王召回李牧。郭开接受贿赂后,不惜诬陷李牧和司马尚谋反,并声称他的门人在咸阳盗取到了李牧叛变的证据。
他甚至将伪造的李牧写给秦王的书简交给了赵王。昏庸无知的赵迁不加查证便盲目决策,命令赵葱和颜聚取代了李牧与司马尚。
满怀忠诚报国之志的李牧,却遭遇了一位昏庸无能的君主,被奸佞小人所害。他无奈地交出兵符后,一腔悲愤无处发泄,只得独自骑马来到邯郸城外的一家小酒馆,借酒消愁,将自己喝得酩酊大醉。
新上任的赵葱深知自己的才能远不及李牧,为防止日后被其东山再起威胁权势,他决定斩草除根。
他挑选出数十名勇士,自行带队追杀李牧。当他们找到醉倒在小酒馆中的李牧时,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他杀死,还割下他的头颅示众于军前。
五万北地兵看到他们敬爱的元帅惨死,无不悲痛欲绝。一夜之间,这支精锐部队全都四散逃亡。
司马尚听闻此事,大哭一场,自觉无法继续留在险恶的环境中,于是逃往渤海湾的一座小岛隐居,从此不问世事。
到了幽缪王八年的春天,当秦王嬴政得知李牧已死、司马尚出逃后,即刻命令王翦和杨端和同时对赵军发起猛烈攻击。赵国最终覆灭。
郭开因助秦王政有功,被封为上卿。然而,当他返回赵都准备搬运家中财物时,却在途中遭遇了李牧旧部伪装的盗贼,被杀身亡。
总结:
赵国的两位名将,皆因郭开的谗言而陷入绝境,不禁令人感叹,一张利嘴竟能胜过百万雄兵。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君主听信小人谗言,导致身死国灭的情况屡见不鲜。
小人得势,英雄必然无路可走。赵国的灭亡固然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但悼襄王父子亲近小人、疏远贤才,无疑加速了他们自身的毁灭,这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网上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