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登中心
近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正式发布《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年度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银登中心自2021年起已连续第四年发布该报告,本次报告进一步丰富单户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业务分析维度,并新增对公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情况。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一、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政策与市场环境
政策持续完善,有力支持不良贷款风险化解。宏观政策力度加大,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规模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底不良资产处置超3.8万亿元。管理部门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高度重视金融法治建设,不断完备监管规制,持续推动拓宽银行机构资本补充渠道、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强化信贷风险管控,促进非银机构规范经营发展,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不良贷款转让政策进一步完善,业务发展更加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发布,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市场积极参与,着力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试点工作持续深化,截至2024年末,共有337家机构在银登中心开立1004个业务账户,广泛覆盖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机构。参与者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多类型的市场机构在2024年开始深度参与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其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个贷不良领域的布局明显提速。产业链构筑加速成熟,第三方中介机构更加深入参与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持续加强对催收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暴力催收、侵犯隐私等违法行为,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平台强化建设,全力提升服务质效。银登中心不断持续提升业务标准化水平,发布不良资产转让业务主协议,推动移动应用程序建设,助力构筑开放共享的不良资产生态;广泛开展市场交流,在重庆、北京、大连等地举办不同机构类型和区域的专场交流活动,聚焦行业痛点难点精准发力;持续延伸市场服务半径,成功应用“线上+线下”异地同步直播模式开展“推诚布信”推介会,在北京、广州、重庆等地组织不良资产推介会共10场,推介资产300余个;为多家市场机构开展定制化专题培训,并联合河北银行业协会、大连银行业协会举办区域专场培训,精准满足不同机构的培训需求;快速响应优化统计服务,优化年报、季度、月度统计数据内容,为市场估值定价提供参考。
二、2024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情况
2024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呈以下特点:一是出让方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市场集中度显著下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市场投放量继续保持首位,但在总量中的占比显著下降,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规模放量增长,信托公司首单批量个人业务成功落地。二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速入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仍然是受让批量个人业务的主力军。三是批量个人业务进一步向短账龄项目倾斜,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增长,转让多为已核销资产,未诉讼资产数量持续上升。四是借款人授信额度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主要集中在30万以内,借款人年龄主要集中在40至45岁。借款人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等地,华东地区已经连续4年占比最高,转让未偿本息合计在全年已成交批量个人业务中占比超过30%。五是成交的批量个人业务在挂牌时绝大多数都选择多轮竞价方式,平均合格意向受让方数量近5家,转让价格较2023年略有上升,其中转让价格与逾期时间总体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六是个贷市场投资者更倾向于收购整体规模较大,但户均规模小的资产包,更青睐借款人平均年龄在30至50岁的资产,对资产逾期时间偏好差异较小。
三、2024年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情况
2024年,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呈以下特点:一是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市场供给稳中有升,参与主体日趋多元。试点以来,已有4家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和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连续四年通过单户转让试点方式转出对公不良贷款;城商行自纳入试点范围以来,已有5家银行连续两年通过单户对公试点方式转出对公不良贷款,信托公司首单对公单户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成功落地。二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规模平分秋色,收购端迎来新力量,共有7家资产管理公司首次受让单户对公资产。三是底层资产中流动资金类型资产仍占比最高,资产结构和质量相对稳定,逾期时间进一步缩短,已核销资产较多,普遍具有担保措施。四是华东、华北等地区出让量较大,河南省转出户数最多。借款人多为中小型企业,转让行业主要集中在实体行业。五是多数资产已走诉讼程序,执行中和终本执行的笔数最多,近2成资产涉及破产情况。六是业务挂牌时多数选择多轮竞价方式,转让价格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有所下降,但与逾期时间未呈现完全的负相关关系,有抵押物的项目转让价格更高。七是单户对公市场投资者对于资产规模偏好不明显,对于短账龄的项目和特定行业有一定青睐,破产重整类资产购买需求相对较弱。
四、2024年对公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情况
2024年,通过银登中心开展的对公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初见规模,呈以下特点:一是多家机构已通过银登中心常态化开展批量对公业务,2024年共有涵盖多种机构类型的12家机构通过银登中心成功开展批量对公业务,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探索通过银登中心更加公开、规范地批量转让对公不良资产。二是共有17家资产管理公司成功受让批量对公业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受让批量对公业务的主要力量。三是资产结构与单户对公业务基本相近,底层资产中流动资金类型资产占比最高。总体资产质量略低于单户转让的对公资产,已核销资产占比更高,大多数资产具有担保措施,逾期时间更长。四是华东地区笔数和金额出让需求最大,中小型企业占借款人主流,行业集中度较高。五是9成资产已走诉讼程序,终本执行和执行中的笔数最多,3成资产涉及破产情况。六是批量对公业务在挂牌时多数选择多轮竞价方式,转让价格有一定下降,逾期时间较短、规模较小、有抵押物等特点的项目成交价格较高。七是批量对公市场投资者更倾向于收购户均规模在1千万到1亿的资产包,逾期时间在半年内的短账龄资产更易受到追捧。
五、2025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发展展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各方面政策协调配合,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展望202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仍存,不良资产转让业务有望持续纵深发展。市场发展持续推动行业取得新突破。2025年预计将有更多市场参与者加入,随着行业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相信在征信报送、档案移交、消保投诉处理等市场关切问题将积累更丰富经验,有望推动行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平台完善探索促进市场构建新格局。银登中心将进一步推进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建设,力争上线投产不良资产转让移动应用程序,合作持续探索拓展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深度广度,在为市场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行业信息同时,打造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一二级市场互动参与的良性生态圈,增进各行业交流,提升资产盘活效率。
责任编辑:王馨茹
网上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